在許多建筑案例中,建筑概念都是用鋼結構支撐和表達的,結構和概念相輔相成。鋼結構不僅是建筑概念的表達手段,更影響著建筑概念的生成。建筑創作中的“結構表現主義”將結構技術和建筑藝術、內容以及形式完美結合,創造了新的美學價值和文化性格。
沈陽鋼結構具有材料均質性好、各向同性、結構總重量輕、塑性韌性好等眾多優點,衍生出豐富多樣的鋼結構建筑的結構與表現形式。
鋼結構強度高、整體剛性好,屬理想彈性體,最符合一般工程力學的基本假定,能很好地承受動力荷載。
而鋼結構建筑體系中結構的支撐依賴于節點,合理的節點構造能夠充分發揮鋼材料的力學性能,使得工作機理不同的構件能夠協同工作,為千變萬化的結構形態的穩定提供基礎。
鋼結構與造型藝術的結合,堅守人性化、個性化設計原則,力主機械化成型模式,使每一件產品都獨具風格,在視覺上有醒目感和震撼力,比例合理、美觀大方,充分體現了鐵藝設計的空間延展和藝術性。
鋼結構的表現藝術很廣泛,樓梯扶手、欄桿、庭院門、圍欄等等都有它的一席之地。憑借多變的空間格局和與現階段的高速度節能型社會十分吻合,鋼結構將是城市藝術化發展尤為重要的一部分。